近年来,唐山市迁西县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以农业增效益、农民增收入、农村增活力为目标,以实施“十百千”工程为重点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和美乡村。目前,全县已建设和美乡村100个,省级重点村19个。
先后制定《迁西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》《迁西县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长效管护十项机制》等文件,通过“划分网格”“积分兑换”等机制,广泛发动党员、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大整治,深入推进农村垃圾、污水治理,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行动,实现人居环境“大变化”、生活品质“大提升”。截至目前,全县417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实现全域市场化保洁清运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8%,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9%,村庄绿化率达到40%,村内街道硬化率达到90%以上,村庄亮化实现全覆盖。
依托板栗、食用菌、林下经济、特色水果、休闲农业的“一主四辅”特色产业优势,突出地域特点,把握“土特产”发展规律,选择适合种养的类型,让板栗、栗蘑等土特产成为乡村振兴的“金元宝”。全县板栗综合产值突破25亿元,品牌价值达到34.09亿元;栗蘑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近4亿元。积极推行“农业+旅游”“文化+旅游”模式,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促进村集体和农民互惠双赢。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16个,建成产业特色村120个。
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密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“身边事”“生活事”“细微事”,开展“百姓微心愿、党员帮实现”活动,强化“党建+网格”服务模式,发挥“网格员+党小组+党员示范户”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的优势,明确网格化工作岗位职责,在环境整治、配套服务、矛盾化解等方面下功夫,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处,把基层治理的“末梢”变成服务群众的“前哨”。全县429个行政村(社区)四星级平安村社区占比达到90.2%。
以“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”“四季村晚”等为展示平台,发动全县文化站等各级文化阵地,依托传统节日、“彩色周末”“农民丰收节”等重要节点,通过非遗项目展演、歌舞、戏曲等多种形式,组织开展文艺演出、文化讲座和培训,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技能。同时创新引入文明实践积分制,将生态建设、人居环境、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体系,将村民积分情况作为“文明户”“美丽庭院”等多项荣誉评比的参考依据,引导村民通过实际行动和文明行为换取积分兑换物品,带动村民从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参与者”,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模式。
来源:迁西县农业农村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