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村乐数字乡村演示
PC端后台演示
系统演示 平台类别 账号密码
查看演示 村庄后台 ceshi2/123456
查看演示 查询机 无需登录
查看演示 政务管理端 test/123456
查看演示 大数据 123456/123456
移动端二维码演示
小程序演示码
公众号演示码
18395232024
周一到周五09:00-18:00
数字乡村特色产业 新时代、新征程、新伟大成就丨汉印:陕西数字乡村发展排头兵
发布时间:    浏览: 次    

2023年3月8日,汉阴县委书记刘飞霞在全省数字农村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讲话

网上政务、远程医疗、直播、智慧旅游、数字农业、数字校园……这些曾经远离农村的数字化、信息化手段,如今已融入汉阴县农村生活的每一个场景。 我们在治理、产业振兴、城乡一体化等方面频频发力,不断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水平。 汉阴县充分发挥数字化、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带动和引领作用,推动农业全面升级、乡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,帮助汉阴县走上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,成为陕西省数字乡村发展的典范。

近年来,汉阴县委、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陕西省委、省政府的决策部署。 以全省首批数字农村试点县建设为契机,聚焦“三农”领域,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,改善农村发展条件,缩小农村发展差距。缩小城乡数字鸿沟,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效。

夯实基础,为数字乡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

俗话说:“筑墙先打地基”。 汉阴县把打牢基层基础放在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,协调整合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、数据等资源要素,优化升级网络覆盖和信息物资流通站点建设,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数字乡村建设奠定基础。

高点强烈推荐。 汉阴县委、县政府充分认识数字时代发展趋势,坚持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“一号工程”,以县委书记为主成立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,县长任责任组长。 集团制定了《汉阴县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推进方案》,统筹安排重点任务,确定了1个数字乡村示范镇、11个示范村、17个示范基地和17个重点示范项目。

加强财政支持,统筹各级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,统筹中央和省级帮扶,夯实对接、苏陕合作和县级财政资金,纳入数字乡村专项资金分段管理,全县财政总投资2104.78万元用于数字乡村建设。

加强人才保障,坚持“走出去”、“请进来”、“下沉”相结合,打造数字乡村人才队伍。 该县组织人员参加杭州数字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,在西北农林大学举办50人数字乡村高级培训班,邀请专家来县专题指导,开展农村电子化——“女性直播”等商贸培训课程深度指导300余人次。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立数字人才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,建设“候鸟人才”、“归雁人才”工作室。 设立数字人才绿色通道,利用大学科研机构提供职业技能指导,加强农村数字人才储备。

高标准将数据与智能融为一体。 为解决数据流通不畅的现实问题,汉阴县多措并举,打破壁垒,促进数据流通利用。 一方面,打通公共数据通道,开发建设“数字汉印”大数据中心和PC、移动应用,梳理全县53个部门400多个信息业务系统,编制数据资源目录,建设区域数据资源。 数据库; 另一方面,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归集,整合各领域涉农数据,畅通数据资源流通。 目前,全县54个涉农信息系统已集成,按照“1+6+N”模式,建设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大数据平台。

高效建设基础设施和网络。 汉阴县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实施“全信号”工程,建设各类基站1527个,实现县城重点部位、川路、山区乡镇5G信号覆盖。 实施千兆进村、百兆入户行动,增加边远乡镇光纤接入,铺设光缆1万多公里,141个行政村全部通光纤,固定电话入户普及率农村宽带普及率达到94%以上。 完善县、镇、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,推进月河仓储物流中心建设,深化电子商务服务站、供销社、益农信息社、邮政代办所等站点一体化建设。镇村两级,覆盖镇级站点覆盖率100%,村级业务覆盖率90%以上。

数据与现实融合,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

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,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。 汉阴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,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、管理经营、销售流通全过程,积极培育“数字+文化”、“数字+旅游”等新产业业态,真正实现农业生产、经营、销售、流通等全过程。实现管理“云端”、售货“不见面”、出行“更便捷”。

特色农业展现新面貌。 汉阴是陕南典型山区县,耕作方式传统,综合效益较低。 县委、县政府坚持运用数字化手段,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。 他们以安康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汉阴核心区建设为引领,推动5G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,大力发展“数字蔬菜”花园”。 “数字茶园”、“数字果园”、“数字渔业”等,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。 特别是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数字化,公司推出“丹店帮农”平台,建成1个猕猴桃大数据服务中心和7个猕猴桃数字果园,荣获国家秦岭猕猴桃产业集群县称号。 建成两个智慧蔬菜基地,实现水肥一体化、自动监控、远程控制等全程移动、PC智能化管理。 去年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。

农村电子商务再上新台阶。 汉阴被誉为油菜之乡、富硒之乡、陕西美食之乡、书法之乡。 但长期以来,由于地理、交通等因素,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。 为打破“好酒也怕巷子深”的困境,汉阴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,缩小城乡数字差距,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成功。 一方面,依托富硒资源和书画文化,成立数字经济电商公司,大力培育富硒食品、书画文化创作等电商支柱产业,跨界发展。 ——边境电商。 另一方面,依托“三汇”文化,制定了撑商、保商、富商九项承诺,吸引大批海归创新创业,大力培育市场新主体。 目前,全县已有电子商务主体650多家,跨境电商企业10家数字乡村特色产业,培育了“毕庚智库”、“七七文化”等15个新市场主体,其中“人文“汉阴”、“汉阴猕猴桃”、“奔”等农产品电商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。2023年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达7.01亿元。汉阴县被评为“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”“国家互联网+农产品出村”“城市试点县”“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县”。

生态旅游创造新机遇。 汉阴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。 汉阴县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旅游服务功能,不断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新模式。 例如,开发“锦绣汉阴”微信小程序,实现汉阴旅游信息发布以及为游客提供吃、住、行、游、娱、购、问等在线综合服务功能。 全县2A级及以上景区已实现WiFi、视频监控全覆盖,3A级及以上景区数据全部接入省市智慧旅游平台。 同时利用省市平台发布汉阴顶级旅游线路和美景。 智慧旅游建设让更多人了解汉阴、喜欢汉阴。 汉阴旅游观光。

高效供给增强信息便民惠民能力

数字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受益。 汉阴县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困难出发,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,下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,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,打造普惠、智慧、便捷、公平、普惠数字化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智能基础设施。 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中管理轻、使用效率低等问题,聚焦农村水务、道路等领域,大力推进“智慧水务”、“智慧交通”建设,搭建智慧平台水务监测、管网缴费、四好乡村路智慧智慧平台。 维护平台和移动APP极大地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水平。 全县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均达到95%。 2022年政企合资收入突破1000万元。 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信息化,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。 该做法荣获“中国民生决策创新模式奖”。

便利民生服务。 为了让群众少跑腿、多带数据出行,汉阴县围绕均衡普惠公共服务,深化封闭式医疗共同体改革。 已与50余家三甲医院、10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远程协作。 建立了三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,实现乡镇医疗机构远程医疗覆盖率100%,开展远程会诊5.2万多人次。 90%的患者在县内就诊,65%的患者在基层首诊。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,为全县农村中小学提供光纤宽带接入,在50所农村中小学建设多媒体互动系统,实现“三个课堂”全县覆盖,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。 推动电子社保卡普及应用。 全县已有13万余人发放电子社保卡,占全县社保卡总数的40%。

农村治理信息化。 围绕“村里的事怎么办”,成立安康市首家社会治理公司,开发“321”基层治理大数据平台,全线收集整理县情基础数据,建立动态治理机制。社会治理数据库,建立各乡镇社会治理数据库。 在“321”信息中心,为网格员发放专用手机,与县“321”大数据平台全面对接,实现县、镇、村三级实时同步。 网上受理群众各类投诉3000余件。 开发“321”舆情在线微信公众号,方便公众通过文字、语音、图片等方式上传各类诉求信息,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。 共收集公众各类诉求意见1万余条,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8%以上,乡村治理水平和成效全面提升。

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,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。 汉阴县坚持以数据与现实融合为主线万村乐,高层次布局、有力举措,确保农村网络基础设施、产业数字化、数字产业化、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。 在数字乡村建设中,汉阴县注重贴近群众需求精准建设,加强数据共享和汇聚利用,探索信息惠农新模式,提高农村数字素养和数字人才支撑,强化部门统筹协调、学科联动,降低成本、提高质量。 效率提升等方面提供了不同寻常且有益的参考。

汉阴发布由汉阴县媒体中心运营维护的微信公众号

【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收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】

咨询客服

6年研发 专注乡村系统

扫码立即咨询

18395232024

617009602

关注我们

关注万村乐公众号

回到顶部